业界动态
池州市东至县:探秘江淮大地的远古家园,人类,龙洞,化石
2024-05-17 04:26:23
池州市东至县:探秘江淮大地的远古家园,人类,龙洞,化石

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15日电(通讯员 张理想(xiang))“哟!这是(shi)一枚大熊猫(mao)牙齿化石!”

5月12日下午(wu),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(cun)村(cun),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考古发(fa)掘现场,刚刚清理出来的红棕(zong)色土壤堆成了一座小山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作(zuo)为发(fa)掘队领队,凭借专业的直觉,拿(na)起一块碗口大的黄褐色胶结物,从(cong)泥缝里抠出指甲盖大小的小块,轻轻一拈(nian),泥土剥落,洁(jie)白的齿状物便露了出来。

“经国家文(wen)物局批准,今年我们开展(zhan)第四次正式发(fa)掘,分成4月到6月、9月到11月两期开展(zhan),发(fa)掘面积大概(gai)40平方米。”吴秀杰介绍,2014年以来,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、安徽文(wen)物考古研究所和东至县文(wen)化和旅游局组成联合团队,对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开展(zhan)发(fa)掘清理。这是(shi)继周口店(dian)之后,在中国发(fa)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以及石器等人类活动证据的更(geng)新世(shi)中晚期古人类化石遗(yi)址。

30万年前的“东至姑娘(niang)”

我们是(shi)谁?我们从(cong)哪(na)里来?这是(shi)人类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谜(mi)题(ti)。

2013年,吴秀杰第一次到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考察(cha),从(cong)学者前期发(fa)现的古人类重要线(xian)索推测,这里具有重大的考古价(jia)值,从(cong)此她(ta)便与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结下不解之缘,每(mei)年都要到东至县工(gong)作(zuo)数月,并参(can)加了历次考古发(fa)掘。

目前,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已累计发(fa)现30余件古人类化石,其中包括(kuo)迄今为止在我国发(fa)现的唯一同时保存有完(wan)整面部(bu)和下颌骨的中更(geng)新世(shi)晚期人类化石,距今约30万年,属于古老型智人,并被命名为“东至人”。多年过去,吴秀杰对发(fa)现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场景(jing)依然历历在目。

根据古人类头骨化石复原的“东至姑娘(niang)”头像。本报记者 李 博 摄

“现在,大家可以在发(fa)掘现场看到一个洞(dong)口。以前,这个地(di)方是(shi)一块非常巨大的石头,能站20个人左右。我们采(cai)用爆破的方式,把(ba)石头爆破。一周以后,在石头的下面,就发(fa)现了古人类的头骨化石。”吴秀杰回(hui)忆道。

如今,在距离发(fa)掘现场1公里左右的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陈(chen)列馆里,这个古人类头骨化石复制品安静(jing)地(di)放在展(zhan)柜里供游客参(can)观。黄色的胶结物包裹着头骨,暴露出来几乎完(wan)整的眼眶、大部(bu)分额骨和部(bu)分面骨。

“它的脑容量大概(gai)1150毫升,头骨的演化地(di)位处(chu)于直立人和现代人之间的过程(cheng)。头骨出现了明显的下巴颌,这是(shi)智人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,但是(shi)又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特征,比(bi)如非常粗壮(zhuang)的眉(mei)弓。”吴秀杰介绍道。

2021年,科研工(gong)作(zuo)者对头骨面貌进(jin)行了雕塑法复原,清晰直观地(di)展(zhan)示了30万年前生活在华龙洞(dong)古人类的容貌特征,显示这是(shi)一位年轻的与现代人相似的个体面容。

吴秀杰解释(shi)说:“我们从(cong)牙齿的萌发(fa)顺(shun)序,可以判断这个个体年龄在13岁左右;从(cong)颅骨明显的额结节推测,这个个体大概(gai)是(shi)一个女性。古人类生存的寿(shou)命一般在25岁到30岁之间,13岁的个体是(shi)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了。”

这是(shi)一个30万年前的“东至姑娘(niang)”!专家进(jin)一步指出,根据华龙洞(dong)古人类头骨上呈现的大量现代人特征以及面貌复原所展(zhan)现的现代人容貌,这件头骨代表着东亚地(di)区最早的现代人面部(bu)骨骼(ge)形(xing)态及容貌。这也提示,30万年前生存在华龙洞(dong)的人群代表着东亚地(di)区最早的“准现代人”!

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所在的东至县尧渡镇汪村(cun)村(cun)庞(pang)汪村(cun)民(min)组东约0.5公里的梅源山南(nan)麓(lu)。本报记者 李 博 摄

远(yuan)古时期的生活场所

一手拿(na)着小铲(chan)子拨开泥土,一手仔(zai)细翻找“宝贝”。忽然,一个白色的小碎块出现在眼前,刘云霞老人顿时欣喜不已。

“这是(shi)动物牙齿,这是(shi)动物骨片。”刘云霞指着篮筐里的几个小碎块说。她(ta)是(shi)尧渡镇汪村(cun)村(cun)人,自2014年起就进(jin)入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考古发(fa)掘工(gong)地(di),协助(zhu)考古工(gong)作(zuo)队开展(zhan)初步清理工(gong)作(zuo),如今已经能熟练(lian)地(di)从(cong)一堆泥土中寻找到古生物的遗(yi)存。

按照古人类标本资源的保存规则,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出土的头骨化石被编为“华龙洞(dong)6号”。随着发(fa)掘工(gong)作(zuo)的进(jin)展(zhan),遗(yi)址不断发(fa)现古人类个体零零碎碎的化石。如今,古人类个体的编号已经到了13号,这意味着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曾经生活着10个以上的个体。

“这是(shi)一个原生的生活场所!”吴秀杰介绍,除了古人类化石,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还发(fa)现了100余件古人类制作(zuo)使用的石器,大量具有人工(gong)切割、砍砸痕迹的骨片,4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,以及20余种小哺乳动物化石。

经整理鉴定,专家已经确定,华龙洞(dong)动物群有东方剑齿象(xiang)、巨貘、大熊猫(mao)、谷氏大额牛、野猪、猕猴(hou)、棕(zong)熊、鬣狗(gou)、麂等。华龙洞(dong)出土的一些动物骨骼(ge)呈现非自然性的断裂,大量动物骨骼(ge)表面具有切割、砍砸、破碎等痕迹。专家推断,这可能是(shi)古人类宰杀(sha)食(shi)用动物的证据。

这是(shi)一幅远(yuan)古时期的复原画面:30万年前,华龙洞(dong)附近丛林密布、动物成群,一群古人类在洞(dong)里生活,他们用石头做成的简单工(gong)具猎杀(sha)动物,然后带回(hui)洞(dong)中食(shi)肉寝皮、敲骨吸髓(sui)。斗转星移(yi),沧(cang)海桑田,这群古人类迁移(yi)或(huo)者进(jin)化,大量动物残骸、石器工(gong)具和稀少的人类遗(yi)骨却长埋地(di)下。

“目前,我们发(fa)掘的面积还非常小。大家可以看见,发(fa)现古人类头骨的洞(dong)口两侧还有很多的胶结物,这里面肯定有大量的化石,我们期待未(wei)来有更(geng)重大的发(fa)现。”吴秀杰满怀憧憬地(di)说。

带不走的文(wen)化财(cai)富

去年,“东方故乡——中华大地(di)百万年人类史(shi)”展(zhan)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(zhan)出,以丰富详实的资料讲(jiang)述从(cong)猿到人的百万年活动历程(cheng),生动呈现中华大地(di)百万年人类史(shi)。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以实物和图片的形(xing)式参(can)与展(zhan)出,彰显了安徽长江流域是(shi)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区域,为中华大地(di)百万年人类史(shi)提供了科学实证。

由于在古人类学、旧石器时代考古学、古生物学和第四纪地(di)质学等学科上重要的科学价(jia)值,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2015年进(jin)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(fa)现的终评名单,发(fa)现的人类头骨化石被评为“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(jin)展(zhan)”。2019年,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(wen)物保护(hu)单位。

如何把(ba)丰硕的考古成果呈现给普(pu)通观众,进(jin)一步发(fa)挥公众教(jiao)育价(jia)值?东至县将原建新中学校(xiao)址改建为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陈(chen)列馆,相继建成展(zhan)陈(chen)楼、专家楼、科普(pu)楼。走进(jin)展(zhan)陈(chen)楼,一幅幅图片、一件件化石不仅展(zhan)示着华龙洞(dong)考古成果,而(er)且向普(pu)通观众普(pu)及着古人类演化的科学知识。

“我们县专门成立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保护(hu)工(gong)作(zuo)领导(dao)小组,在县文(wen)旅局增设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管理所,加强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的机(ji)构运行和日常管理。同时,编制《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保护(hu)规划(2021-2035)》,规范(fan)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的保护(hu)开发(fa)利用。”东至县文(wen)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2021年,东至县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订合作(zuo)协议,共建华龙洞(dong)遗(yi)址科研科普(pu)基地(di),目前初步完(wan)成了华龙洞(dong)古人类科普(pu)中心建设。吴秀杰说:“我们期待打造(zao)一个考古游、研学游的科普(pu)基地(di),为东至留下一份带不走的文(wen)化财(cai)富。”(完(wan))

发(fa)布于:北京(jing)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