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周德宇:在匹兹堡这么多年,我从没见过警察这么积极,抗议,美国,活动
2024-05-19 09:25:31
周德宇:在匹兹堡这么多年,我从没见过警察这么积极,抗议,美国,活动

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德宇】

这两天为了参加毕业典礼回了趟美国,从(cong)东岸到(dao)西岸,目睹(du)了在三(san)个大学开展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。当(dang)然,我本来也就是个过路人,所以也只能写一点不痛不痒的(de)流(liu)水账。

我整体的(de)感(gan)受是,学生们(men)的(de)抗议都是相对温和而且克制的(de),他们(men)会有意识(shi)地维持(chi)秩序并且注意自我保护。

所以,真的(de)有必要出动(dong)警察镇压,并且扣上反犹的(de)帽子吗?

我从(cong)北京到(dao)纽约的(de)当(dang)天,正好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因为学生抗议活动(dong)而停课的(de)那天。因为警察将校园封锁了,外人不得入内,学生们(men)需要刷卡才(cai)能入校,所以我也就只能在外面转一圈。

不得不说的(de)是,这是我在美国这么多年来,第(di)一次见到(dao)这么多警察。整个哥伦比亚主校区的(de)所有入口,即便(bian)是很小很偏(pian)的(de)门,都有警察看守,给人的(de)感(gan)觉就和一个监(jian)狱一样。只不过监(jian)狱是里面的(de)人不能出来,哥伦比亚大学是外面的(de)人不能进去。

校门口有一些抗议活动(dong),但规模不算太大,我也拿了张传单:

传单上的(de)语言有着很强的(de)斗争性,不过我总觉得字有点太多了,似乎不是很利于传播。

随后我从(cong)纽约回到(dao)匹兹堡,也目睹(du)了匹兹堡大学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。

相比哥伦比亚大学,匹大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相对来说温和很多。他们(men)一开始是在匹大著名的(de)“学习大教堂(Cathedral of Learning)”前的(de)草坪上抗议,后来被警察驱赶到(dao)了旁边的(de)小广场(chang)。

正如照片所示,广场(chang)上是学生们(men)搭(da)建的(de)帐(zhang)篷和各种抗议标语。大部分(fen)时候学生们(men)就是做着自己的(de)事情,偶尔会聚在一起喊喊口号,没有什么对抗性,也没有对周边造成任何影响(xiang)。

当(dang)然,我们(men)可以看到(dao)这里仍然只是请愿,希望从(cong)现有的(de)合法渠道造成影响(xiang),而非鼓(gu)励对抗。

有一个学生扛着巴(ba)勒斯坦的(de)旗子走出了集会地点,在校园里安静地走着。我对他说了句(ju)“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”这句(ju)刚被美国国会定义为“反犹”的(de)口号,他很快和我碰拳,回应道:“Palestine will be free!”

和这些学生们(men)的(de)聊天中我可以感(gan)受到(dao),他们(men)大部分(fen)都可以被归类为我们(men)戏称的(de)“白左”一类,他们(men)支持(chi)和平,支持(chi)弱(ruo)势(shi)的(de)巴(ba)勒斯坦人民,组织这样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是出于纯粹的(de)义愤,但并不是真的(de)想推翻(fan)美国体制。

所以美国政客说什么中俄在背(bei)后煽动(dong)学生抗议是完全没道理的(de),这些学生很多人可都和美国主流(liu)一样,认为中俄是“暴(bao)政”的(de)。换一个场(chang)合,这些人可能会反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(de)军事行动(dong),可能会支持(chi)美国当(dang)前政府去因为这些事情制裁中俄。但就是这样的(de)人群,这样被美国主流(liu)舆论影响(xiang)了那么多年的(de)学生,能被以色列政府的(de)暴(bao)行逼(bi)上街头(tou)抗议,可想而知美国和以色列是怎样站在了人类的(de)对立面。

但即便(bian)是如此温和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,广场(chang)旁边也有着警车(che)和警察的(de)戒备。我又得说那句(ju)话了,在匹兹堡这么多年,第(di)一次见到(dao)这么多警察,第(di)一次见到(dao)警察这么积极。

非常(chang)搞笑的(de)是,匹兹堡警察局前几个月才(cai)因为警力不足,说早上3点到(dao)7点之间除非紧急情况(kuang)否则不出警。

都警力不足了,结果打击犯罪不积极,打击学生倒是不含糊。难怪美国总是有“撤回警察资金(defund police)”的(de)呼吁,如果警察总被视为镇压群众的(de)工具而非保护群众的(de)人民公仆(pu),那自然就会造成这种恶(e)性循环了。

这次回匹大,我也跟几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(de)老师聊了聊,他们(men)自然都是相对支持(chi)学生,反对警察进校园的(de)。但他们(men)也并不打算做些什么,毕竟匹大也没像哥伦比亚大学那样发生什么更加激烈的(de)事件。

匹兹堡一向是个相对东西海岸来说更加“保守”的(de)地方,也是个犹太社区势(shi)力比较大的(de)地方。

我跟一个研究俄国政治(zhi)的(de)老教授聊了聊最近(jin)发生的(de)事情,除了他照例跟我吐槽美国外交界一群蠢货(huo),觉得美国每天渲染的(de)俄国威胁论和中国威胁论蠢到(dao)家之外,也谈到(dao)了巴(ba)以冲突。

和很多人一样,他认为美国如此支持(chi)以色列,最重要的(de)原因一是犹太游说集团,二是几十年来以色列在美国舆论中传播的(de)亲以观念。

老教授跟我提(ti)到(dao),几十年前以色列政府觉得他这样的(de)美国知识(shi)分(fen)子不够“锡安主义”,还(hai)专门邀请他去以色列公费旅游,参观以色列占领的(de)定居点,以培养他对以色列国家的(de)爱国热情。

虽然老教授自己是个无神论者,对此不为所动(dong),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。虽然美国犹太人中有不少反对以色列的(de)声音(yin),但匹兹堡的(de)犹太人社区仍然是更加宗教化更加右翼的(de),和犹太复国主义更加接近(jin)。

很多年前,在匹大学生们(men)参加抗议的(de)小广场(chang)上,曾经有一家“冲突食(shi)堂(conflict kitchen)”。这家餐厅是由隔壁(bi)卡耐基梅隆(long)大学的(de)学生创办的(de),提(ti)供与美国冲突的(de)各国的(de)食(shi)物,比如阿富汗、委(wei)内瑞拉、伊朗的(de)食(shi)品,以推动(dong)和解与思(si)考。

涉及别的(de)国家时都没问题,但当(dang)他们(men)提(ti)供巴(ba)勒斯坦食(shi)物的(de)时候,就遭到(dao)了匹兹堡犹太社区的(de)死亡威胁,并且被迫关停了一阵。

这就是美国的(de)犹太社区势(shi)力。所以如今当(dang)美国学生们(men)支持(chi)巴(ba)勒斯坦的(de)时候,遭到(dao)从(cong)上到(dao)下的(de)各种攻(gong)击也一点都不奇怪。

很多时候美国大学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之所以失(shi)控,不是从(cong)支持(chi)巴(ba)勒斯坦的(de)抗议开始,而是从(cong)试图(tu)镇压和攻(gong)击这些抗议活动(dong)开始的(de)。

我在美国的(de)最后一站是洛杉矶,回国之前顺便(bian)也去参观了一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(fen)校。和哥伦比亚大学一样,这里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规模很大,抗议者们(men)占据了一个草坪,有警察在旁边看守。抗议的(de)学生们(men)守着草坪的(de)各个入口,跟想要进来的(de)学生提(ti)示风险(xian),并不鼓(gu)励学生们(men)现在加入他们(men)。一个值得注意的(de)细节是,把守的(de)学生希望进来的(de)人戴上口罩,可能是为了防止(zhi)打击报复。

在抗议区域之外,整个校园倒是异常(chang)平静,没有太多紧张的(de)氛围。唯一扰民的(de)部分(fen)来自于支持(chi)以色列的(de)活动(dong)人士,他们(men)在学生营地旁边搭(da)了个台子,一直用极其大的(de)声音(yin)播放着以色列官(guan)方的(de)宣传片。这个宣传片甚至还(hai)不是英(ying)语,所以我完全不理解他们(men)播放这些东西,除了扰民之外还(hai)能造成什么别的(de)影响(xiang),就好像只是在宣示他们(men)的(de)主权。

当(dang)学生们(men)单纯渴(ke)望和平与人道的(de)诉求,遭到(dao)来自各方的(de)压制和攻(gong)击时,事情的(de)性质就起了变化。当(dang)他们(men)意识(shi)到(dao)自己并不享有自己本应有的(de)权利,从(cong)前的(de)一切只是表面上的(de)自由,因为还(hai)没有触及到(dao)帝国主义真正的(de)核心利益,那么这些学生的(de)抗议,就不光是为了远方的(de)巴(ba)勒斯坦人民,同样也是为了美国社会真正的(de)自由和平等(deng)。

而这也意味着这些学生运动(dong)的(de)未来将会更加曲折。但即便(bian)这次的(de)抗议活动(dong)可能在巨大的(de)内外压力下走向沉寂,可能会被主流(liu)社会忽视和嘲弄,也一定会让美国的(de)更多人认识(shi)到(dao)美帝国主义的(de)本质,为未来更多的(de)斗争埋下伏笔。

所以当(dang)我今天回国,得知UCLA刚刚发生了大规模暴(bao)力事件,起因是支持(chi)以色列的(de)团体攻(gong)击了抗议的(de)学生,倒也一点都不意外了。
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平台观点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(zhui)究法律责任。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,每日阅读(du)趣味文章。

发布于:上海市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