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缘,贾和普,中国,剑阁县
2024-06-01 15:19:36
一位美国友人的蜀道情缘,贾和普,中国,剑阁县

3月17日,贾和普(pu)在(zai)四川广元(yuan)市剑阁县古蜀道上行走。 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

剑阁县古蜀道旁的(de)古柏(bai)挺(ting)拔(ba)苍(cang)劲。  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

3月17日,贾和普(pu)在(zai)剑阁县与当地村民聊天。  夏志鹏摄

从剑阁县剑门古道延伸的(de)茶马古道,茶文化历史悠久。图为剑阁县剑门关镇(zhen)梁山村的(de)茶园俯瞰。  邱海鹰摄(影像(xiang)中国)

古蜀道示意图。  广元(yuan)市委宣传部(bu)供图

“一切都没有变,树还是那样的(de)绿,石板路(lu)还是弯弯曲曲。”时隔5年,81岁的(de)美国友人霍普(pu)·贾斯(si)特曼(中文名(ming)贾和普(pu))再次来(lai)到中国,第(di)二十四次踏(ta)上古蜀道。

自2001年第(di)一次踏(ta)上古蜀道以(yi)来(lai),20多年间,贾和普(pu)多次来(lai)到中国,用脚步感知古蜀道的(de)魅力,并通过出版书籍、开通网站和拍摄纪录片,向全世界推荐古蜀道,成(cheng)为宣传中国古蜀道历史文化的(de)国际使者。

见证

从“蜀道难(nan)”到“蜀道畅”

中国四川广元(yuan)市剑阁县,翠云廊(lang)古蜀道。阳光洒在(zai)高大繁茂的(de)树冠(guan)上,透过枝叶在(zai)石板路(lu)上投下明暗交(jiao)织的(de)光影。远远走来(lai)几位老人,一头白发的(de)贾和普(pu)走在(zai)最前面。再次重走古蜀道,她眼中闪(shan)烁(shuo)着兴奋和欣喜,“每次走上这条路(lu),都像(xiang)是在(zai)中国数千年的(de)历史里穿梭,总觉得看(kan)不够。”

作为中国历史上连接中原(yuan)与西南地区的(de)交(jiao)通大动脉,古蜀道是一条从长(chang)安(an)(今陕西西安(an))翻越秦(qin)岭,经汉中盆地通往成(cheng)都平原(yuan)的(de)古代交(jiao)通通道,距今超过2300年历史。

3月15日,贾和普(pu)从剑阁县普(pu)安(an)镇(zhen)启程,开始了她的(de)第(di)二十四次古蜀道之旅。一路(lu)途经翠云廊(lang)、剑门关、昭化古城(cheng)等(deng)地,行程超过300公里。

古蜀道上,贾和普(pu)走走停停,或是拍摄新的(de)路(lu)标,或是向当地朋友请教地名(ming)细节(jie),又或是给(gei)身边的(de)美国朋友介绍古蜀道文化和中国历史。“你们看(kan)这里,起初这里是平整的(de),并没有马蹄凹痕,随着不断(duan)有马踩过,日积(ji)月累,这个凹痕就(jiu)慢慢形成(cheng)了。”贾和普(pu)指着一处(chu)路(lu)面说。

“每一次行走古蜀道,都给(gei)我带来(lai)很大的(de)震撼和感动。”回(hui)忆起这些(xie)年行走古蜀道的(de)故(gu)事,贾和普(pu)思绪万千。“从前,我会沿(yan)着土(tu)路(lu)走,有时候雨后(hou)的(de)路(lu)太过泥泞,遇到岔路(lu)就(jiu)容易(yi)‘迷路(lu)’。慢慢地,我发现古蜀道旁的(de)古树可以(yi)帮助我辨别方向,只要朝着有古树的(de)方向走,就(jiu)能找到正确的(de)路(lu)。后(hou)来(lai),古蜀道铺上了平整的(de)石板,我再也不会‘迷路(lu)’了。现在(zai)就(jiu)更好了!古蜀道旁设置了各种指示牌,还修建了可以(yi)喝(he)茶、休息的(de)驿站,这条古老的(de)道路(lu)变得更加有趣了。”贾和普(pu)说。

在(zai)贾和普(pu)的(de)古蜀道记忆中,古树是很重要的(de)存在(zai)。沿(yan)着曲折的(de)石板路(lu),两侧都是遮天蔽日的(de)古树,“随便一棵(ke)就(jiu)有上千年的(de)历史。”这里是目前中国存世时间最长(chang)、面积(ji)最大、数量最多的(de)人工行道古树群,现存古树7803株,其中古柏(bai)7778株,平均树龄1050年。

在(zai)古蜀道,植柏(bai)护柏(bai)的(de)传统古已有之,代代相传。如今,每一株古树都有“身份证”,游客只要打开手机扫一扫古树的(de)电子档案二维码,就(jiu)可以(yi)得知它的(de)品种、树龄、生长(chang)状态、保护模式、巡护交(jiao)接记录等(deng)信息。“这些(xie)古树之所以(yi)保护得这么好,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(gong)同守(shou)护。比如,当地在(zai)修路(lu)、修隧道时都特意避开古树。”贾和普(pu)对(dui)记者感慨。

不远处(chu),西成(cheng)高铁线上不时有列(lie)车呼啸而过。2017年底,西成(cheng)高铁正式开通运营,时速可达250公里。秦(qin)岭天堑一夕贯(guan)通,“蜀道难(nan)”成(cheng)为历史。2018年4月,贾和普(pu)第(di)一次乘高铁从成(cheng)都抵达剑门关。“在(zai)中国诗人李(li)白的(de)《蜀道难(nan)》里,他写下‘蜀道之难(nan),难(nan)于上青(qing)天’。现在(zai),从成(cheng)都乘高铁到剑门关只需要一个多小时!如果李(li)白再来(lai)古蜀道,他一定会写出不一样的(de)诗句。”贾和普(pu)笑着说。

古蜀道旁,1956年通车运营的(de)宝成(cheng)铁路(lu)、2011年通车的(de)京昆(kun)高速公路(lu)广陕段、2017年全线通车的(de)兰(lan)渝铁路(lu),以(yi)及汇入长(chang)江的(de)嘉陵江航道纵(zong)横交(jiao)错。一条条公路(lu)、一座座桥梁、一支支铁路(lu)线连通巴蜀大地……曾经古老的(de)出川门户广元(yuan),如今已成(cheng)为全国性综合交(jiao)通枢纽。贾和普(pu)与同伴分享着自己多年来(lai)在(zai)中国的(de)见闻,感叹着当地从“蜀道难(nan)”到“蜀道畅”的(de)飞速变迁。

“我对(dui)这条路(lu),这段历史,这种文化传承力量的(de)热爱从未消退。”一路(lu)上,贾和普(pu)多次重复这句话。在(zai)她看(kan)来(lai),古蜀道不只是诗句里的(de)文字(zi)、博物馆里的(de)展品,还是可以(yi)感知、触摸到的(de)真实存在(zai),也是中国发展变化的(de)生动注脚。

热爱

从“蜀道迷”到“蜀道通”

贾和普(pu)来(lai)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(zhou)费城(cheng),她和古蜀道的(de)缘分始于大学时代。上世纪60年代,在(zai)美国曼荷莲女子学院攻读艺术史的(de)贾和普(pu),选修了中国艺术课程。1963年,在(zai)一次跟随老师去波(bo)士(shi)顿参观展览时,唐代李(li)昭道的(de)名(ming)画《明皇幸(xing)蜀图》吸引了她:直插入天的(de)岩壁、悬空突出的(de)栈道、曲折迂回(hui)的(de)小路(lu)……群峰竞秀的(de)中国蜀地山水跃然纸上。“那个场景太美了!我好奇那样的(de)景致是否真实存在(zai)?画上的(de)几行中国书法潇洒飘逸,虽然读不懂,但(dan)我从此(ci)对(dui)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开始学习中文。”贾和普(pu)说。

2001年,贾和普(pu)偶然读到一篇介绍中国古蜀道的(de)文章,一张栈道的(de)配图让她确认了李(li)昭道画中所描绘的(de)千年古道至今依然存在(zai),她立刻萌生了亲眼去看(kan)看(kan)的(de)想法。不久后(hou),当时58岁的(de)贾和普(pu)远渡重洋,来(lai)中国寻找那条画中的(de)路(lu)。

“我原(yuan)本计划先乘坐公交(jiao)车到当地,再继续打听如何(he)走,结果一不小心直接‘闯’进了古蜀道。那一刻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(de)眼睛(jing),心脏仿佛都停跳了一拍。”尽管时隔20余年,贾和普(pu)对(dui)当时的(de)激动之情仍记忆犹新,“我仿佛走进了那张让我神往已久的(de)中国传统山水画,脚下真真切切踩着的(de)是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(de)古蜀道。我总觉得,自己与古蜀道有一种奇妙(miao)的(de)联系,仿佛曾经在(zai)这里生活过。”贾和普(pu)说。

这次旅行并不是贾和普(pu)第(di)一次到访中国。1996年,她曾到中国游览过长(chang)城(cheng)、黄(huang)山、峨(e)眉山等(deng)许多享誉世界的(de)风景名(ming)胜,度(du)过了非(fei)常美好的(de)时光。“但(dan)我一直都渴望(wang)探索(suo)中国更多的(de)自然风光,探寻更多不为人知的(de)中国历史和文化故(gu)事。5年后(hou),这个心愿在(zai)古蜀道实现了。”一段奇妙(miao)的(de)旅程就(jiu)此(ci)开始。贾和普(pu)开始一遍遍地带家人和朋友来(lai)中国,以(yi)广元(yuan)市剑阁县为中心,在(zai)古蜀道不知疲惫地行走、探寻。“如果说第(di)一次走古蜀道是出于好奇,那么此(ci)后(hou)的(de)20多次则是出于热爱。”她说。

每次返回(hui)美国费城(cheng),贾和普(pu)都会将行走古蜀道的(de)照片冲洗出来(lai)并编号珍藏,这些(xie)资料清晰(xi)地记录了20多年来(lai)她镜头下的(de)古蜀道变迁。“古蜀道是这样美、这样充(chong)满(man)历史和文化的(de)痕迹,我应该把它介绍给(gei)更多美国人,让更多人了解古蜀道、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!”有了这样的(de)想法后(hou),从2003年起,贾和普(pu)几乎每年都会花2—4个月的(de)时间到中国行走古蜀道。从陕西西安(an)到四川成(cheng)都,再到四川广元(yuan),许多地方留下她行走、记录的(de)身影。

2007年,贾和普(pu)撰写的(de)英文书籍《中国古蜀道行走指南》在(zai)美国出版,这本436页的(de)书籍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古蜀道的(de)风貌以(yi)及当地的(de)风土(tu)人情,大到具体路(lu)线,小到食宿费用……生动、细致的(de)内容让前往古蜀道的(de)外(wai)国游客有了“锦囊”。除了写书,她还建立网站、举办展览,“我要努力把古蜀道历史文化推介给(gei)更多人。”

从“蜀道迷”变成(cheng)“蜀道通”,贾和普(pu)倾注了多年的(de)时间和心血,如今她已是一名(ming)推广中国古蜀道历史文化的(de)国际使者。“古蜀道古老而又生动,穿越千年时光,如今依然生机勃勃,就(jiu)像(xiang)中华文明一样,生生不息、源远流(liu)长(chang)。”在(zai)母校曼荷莲女子学院的(de)一场演讲(jiang)中,贾和普(pu)饱(bao)含深情地说。

友谊

从“一人行”到“众人行”

这次重访古蜀道,贾和普(pu)是和9位同伴一起来(lai)的(de)。同伴中有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(de)友人,也有被古蜀道吸引主动联系她的(de)陌生人。他们中年龄最小的(de)68岁,最大的(de)82岁,来(lai)自美国华盛顿特区、西雅(ya)图、纽约等(deng)多个城(cheng)市。他们中的(de)许多人是第(di)一次踏(ta)上古蜀道。“我想对(dui)古蜀道说声谢谢,感谢它能让我欣赏到如此(ci)美丽的(de)风景,让我有机会追溯(su)并感受到中国数千年来(lai)的(de)文化积(ji)淀和内涵。”贾和普(pu)的(de)好友芭芭拉·克(ke)洛维尔(er)说。

这不是贾和普(pu)第(di)一次“带团”走古蜀道。2015年,广元(yuan)市广播电视台根据贾和普(pu)的(de)经历拍摄了纪录片《蜀道使者》,在(zai)海外(wai)视频(pin)网站发布(bu)后(hou),许多国际友人对(dui)古蜀道产生了浓厚兴趣,他们联系上贾和普(pu),与她相约结伴同行。“在(zai)我重走古蜀道的(de)过程中,有越来(lai)越多的(de)美国朋友加入进来(lai)。我们还结识了许多中国朋友,大家互相交(jiao)流(liu)、分享体验,非(fei)常开心。”贾和普(pu)高兴地说。

74岁的(de)刘纪汉祖籍四川内江,在(zai)美国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,先后(hou)回(hui)过四川5次,但(dan)从未踏(ta)足过古蜀道。他的(de)妻子看(kan)到贾和普(pu)行走古蜀道的(de)报道后(hou)很激动,通过网络地址联系上贾和普(pu),夫妻俩一起报名(ming)参加了这次的(de)活动。走在(zai)古蜀道上,刘纪汉每每被那些(xie)青(qing)石板路(lu)和参天古柏(bai)所吸引,“下一次如果有机会,我还会带着家人、外(wai)国友人再来(lai)重走古蜀道。”

3月19日,剑阁县授予贾和普(pu)“剑门蜀道国际旅游终身推介大使”称号,以(yi)感谢她在(zai)研究古蜀道历史、宣传古蜀道文化等(deng)方面做(zuo)出的(de)努力,这也是当地颁出的(de)第(di)一个终身推介大使称号。“我很开心也很自豪,未来(lai)我还会继续重走古蜀道、介绍古蜀道,让越来(lai)越多的(de)人了解古蜀道。”贾和普(pu)说。

数十年如一日的(de)探索(suo)和研究,贾和普(pu)对(dui)中国的(de)热爱愈发深沉,这份热爱也影响到她的(de)家人、朋友。贾和普(pu)的(de)丈夫是研究中国文化的(de)学者,儿(er)子马克(ke)在(zai)大学选修了中国文化相关专业,小孙女伊丽丝也经常跟着她唱中文歌、写书法。“我计划在(zai)有生之年,每年都来(lai)古蜀道走一走。希(xi)望(wang)更多美中青(qing)年人可以(yi)加入其中,我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里,参与保护这里,让古蜀道焕发新生机。”贾和普(pu)说。

2015年到访古蜀道时,贾和普(pu)曾亲手栽种过一株小柏(bai)树苗,如今这棵(ke)柏(bai)树已经长(chang)得比她还高出许多了。这次古蜀道之行中,她又和美中友人一起种下了两株柏(bai)树幼苗。“我和朋友们约好了2025年再在(zai)此(ci)相会!未来(lai),我期待古蜀道成(cheng)为连接美国和中国民间交(jiao)流(liu)的(de)桥梁,希(xi)望(wang)古蜀道故(gu)事能够成(cheng)为美中人文交(jiao)流(liu)这棵(ke)枝繁叶茂的(de)大树上的(de)一片闪(shan)闪(shan)发光的(de)绿叶!”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5月27日 17 版)

发布(bu)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