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《书会说话》:一个人应该每七年换一份工作?,弗吉尼亚,瓦妮莎·贝尔,伦纳德·伍尔夫
2024-06-02 03:40:48
《书会说话》:一个人应该每七年换一份工作?,弗吉尼亚,瓦妮莎·贝尔,伦纳德·伍尔夫

一个人应该(gai)每七年(nian)换一份工作

伦纳(na)德·伍尔夫的五卷本回忆录是关于“布(bu)卢姆(mu)斯伯里文化圈”的重要(yao)资料(liao),尤其第四卷《一路走下坡》,记录了1919年(nian)至1939年(nian)间的往事,覆盖(gai)伍尔夫夫妇创办的霍加斯书局的全盛时期,内容丰富(fu),十分有(you)意思。和妻子弗吉尼亚的天马行(xing)空不同(tong),伦纳(na)德为人严谨,对各种数据记载甚(shen)详(xiang),但也(ye)会不时冒出来一些有(you)趣的观(guan)点,比(bi)如他说,一个人应该(gai)每七年(nian)换一份工作。

《书会说话》,顾真 著,上海(hai)文艺出版社2024年(nian)4月版。

他1923年(nian)起在老朋友凯恩斯等人收购的《国(guo)民与雅典娜神殿》周报担任文学编辑,四年(nian)后渐渐对缺少变化的工作难以忍受:“时不时地(di),我会强烈渴望独处,关上门,拉下百叶窗,一个人待上一两天。当这种渴望向我袭来时,哪怕敲门的是莎士比(bi)亚或蒙田,我也(ye)会假装不在家。”他向凯恩斯提(ti)交辞呈,自然被拒,几经协商,勉强同(tong)意降薪留(liu)任,薪水从一年(nian)400镑降至250镑,每周只需去(qu)办公室两次(星期二和星期五)。但只过了三年(nian),伦纳(na)德还是决(jue)意辞职——时间上完全符合他说的“七年(nian)之痒”。

伦纳(na)德能任性地(di)炒老板鱿鱼,底气主要(yao)来自经济收入的改善:霍加斯书局事业蒸蒸日上。从他不厌其烦罗(luo)列的数字里,我们可(ke)以看到从1924年(nian)到1929年(nian),霍加斯书局和弗吉尼亚·伍尔夫的收入呈逐年(nian)递增的趋势,后面虽有(you)起伏,却多年(nian)保持着良好水平。

格(ge)外值得(de)注意的是1928年(nian)——这一年(nian),弗吉尼亚的年(nian)收入从748镑一下子飞跃到了1540镑,扣去(qu)花销后的整体净收益结余有(you)了显(xian)著提(ti)升。这一切要(yao)归功于长篇小说《奥兰多》的出版。根据伦纳(na)德的记录,1924年(nian),弗吉尼亚在书上的稿费收益一共才37镑(当时她已经出版了三部长篇《远航》《夜与日》《雅各的房间》,一部短(duan)篇集《星期一和星期二》),另外的128镑收入靠(kao)的是给报刊写稿。

随(sui)着《达洛卫(wei)夫人》《普通读者》等一系列佳作的问世,弗吉尼亚的收入稳步提(ti)高,而《奥兰多》成为她作家生涯的转折(she)点,单英国(guo)版就在头六个月里售出了8104册,是前一年(nian)问世的《到灯塔(ta)去(qu)》整年(nian)销量的两倍多,该(gai)书的美国(guo)版更是在上市半年(nian)时间里售出了13031册。之后弗吉尼亚推出的《一间自己(ji)的房间》(1929)、《海(hai)浪》(1931)、《弗勒希》(1933)等作品均在英美两地(di)大获成功,带给了作家本人和霍加斯书局可(ke)观(guan)的收入,正如伦纳(na)德说的那(na)样:“1928年(nian)后,我们的经济状况一直不错。”

伦纳(na)德·伍尔夫记录的收支一览。《书会说话》内页插图。

霍加斯书局的成功并不单单依靠(kao)弗吉尼亚文学才能的喷发(fa)。伍尔夫夫妇做出版很有(you)一套自己(ji)的思路,选题力求新颖,宣传(chuan)不事张扬,尤其在书怎样才算“漂亮”这一问题上,很少让步。哪怕一时不为大众接受,乃至被书店(dian)拒之门外,依然能坚持独到的品位和审美。时隔四十多年(nian),伦纳(na)德回忆起当年(nian)的情形依然有(you)几分耿耿于怀,说大部分人就跟驴子一样,一定要(yao)面前悬着一根胡萝卜才肯往前走,还一定得(de)是那(na)种他们祖祖辈(bei)辈(bei)认可(ke)的、唯一正确的胡萝卜。不管是内容还是外观(guan),霍加斯出品的书在当时显(xian)然是一根陌生的胡萝卜,“但今天来看这些书,任何一个书商都会承认它们制作精良,书衣设计令(ling)人赞叹”。谈霍加斯出版物(wu)的装帧设计,当然绕不开弗吉尼亚的姐姐瓦妮莎·贝尔了。

弗吉尼亚一直想(xiang)当作家,而我一直想(xiang)当画家

瓦妮莎是莱斯利·斯蒂芬的长女,生于1879年(nian),比(bi)弗吉尼亚长三岁。在“布(bu)卢姆(mu)斯伯里文化圈”中,瓦妮莎虽不是公众眼中最耀眼的名(ming)人,却拥有(you)“布(bu)卢姆(mu)斯伯里的女王蜂”之称,一度(du)扮演着沙龙女主人的角色。每周四的晚上,斯特莱切、凯恩斯、邓肯·格(ge)兰特等一众文人雅士会齐(qi)聚在她戈登广(guang)场的家里谈天说地(di)。跟弗吉尼亚一样,瓦妮莎很早就对未来的职业有(you)清晰的概念,在《漫谈童年(nian)弗吉尼亚》一文中,她说:“在我记忆里,弗吉尼亚一直想(xiang)当作家,而我一直想(xiang)当画家。”

1917年(nian),霍加斯书局推出第一本书《两故(gu)事》,收入了伍尔夫夫妇的两个短(duan)篇小说,卷首(shou)有(you)卡灵顿(dun)所作的木刻画。瓦妮莎看后技痒难耐(nai),主动请(qing)缨为弗吉尼亚的书配(pei)插图。1919年(nian)5月出版的《邱(qiu)园》标志着姐妹俩正式合作的开始(shi),瓦妮莎为此书贡献(xian)了一幅扉画——1927年(nian)的新版《邱(qiu)园》更是每页都有(you)瓦妮莎设计的装饰。从此,弗吉尼亚的书全部交由瓦妮莎设计书衣或配(pei)插图。随(sui)着妹妹的名(ming)声越来越大,瓦妮莎的装帧设计也(ye)成为霍加斯版弗吉尼亚·伍尔夫作品的“标配(pei)”,逐渐为世人所认可(ke)。

瓦妮莎于1894年(nian)开始(shi)学画,1901年(nian)至1904年(nian),在皇家艺术学院拜入知名(ming)画家萨金特门下修习(xi)。1910年(nian),瓦妮莎参观(guan)了后来成为她情人的罗(luo)杰·弗莱组织的“马奈与后印象派”画展,高更、梵高、马蒂斯等人的作品给她留(liu)下了深刻印象,在感叹“如果不能表达观(guan)念或者情感,忠于自然就毫无意义(yi)”之余,她自己(ji)的创作也(ye)转向抽(chou)象。

霍加斯成立最初几年(nian),出版的书市场反响平平,瓦妮莎的封面也(ye)不为公众所理解,这让她一度(du)有(you)点自我怀疑。1922年(nian)10月底,《雅各的房间》出版,由瓦妮莎绘制书衣,伦纳(na)德建议(yi)的字体,弗吉尼亚挑(tiao)选封面颜(yan)色,结果三人通力合作并且感到颇为满意的产品销量不佳,瓦妮莎的设计更是遭到了书商的一致诋毁和部分读者的讥笑,因为封面过于简略,既看不到美女的倩影也(ye)看不到雅各或者房间,只透出“惹人厌恶(e)的后印象派味道”。

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(nian),直到1925年(nian)《普通读者》第一辑出版后,弗吉尼亚还在5月4日的日记中提(ti)到两篇批评文章,分别攻击她的新书和瓦妮莎的封面:“《乡村生活》上有(you)篇评论语气嘲讽,想(xiang)解释何谓‘普通’读者,却又虚弱得(de)话都快说不清楚;安格(ge)斯(指作家、出版人Angus Davidson)告诉我,《星报》上还有(you)一篇评论笑话瓦妮莎的封面。”不过,不管外界抱持怎样的敌意,伍尔夫夫妇始(shi)终(zhong)肯定瓦妮莎的设计,在写给姐姐的一封信中,弗吉尼亚这样称赞《到灯塔(ta)去(qu)》的书衣:“我倒是希望封面上有(you)你的落(luo)款(《到灯塔(ta)去(qu)》的书衣上没有(you)瓦妮莎常用的落(luo)款V.B.或V.Bell)。个人觉得(de)很好看……你的风格(ge)独一无二,因为非常真实,所以会带给人十足的不安。”在伦纳(na)德眼里,出版于1938年(nian)的《三个基(ji)尼》的书衣堪称瓦妮莎的最佳作品。

最初在霍加斯当实习(xi)生、后来成为书局合伙人的约翰·莱曼在回忆与伍尔夫夫妇交往的作品《伍尔夫夫妇与霍加斯书局》中引了瓦妮莎的一封信,说她给弗吉尼亚的书设计封面前往往并不细读内容,而是根据概要(yao)自由发(fa)挥。这恰恰印证了瓦妮莎自己(ji)的观(guan)点,她认为艺术与技艺不同(tong),要(yao)用心灵去(qu)把(ba)控一切感觉。不过,瓦妮莎设计封面绝非草率为之,对她而言,绘画是表达情感最经济的方式,寥寥数笔的背(bei)后或许是旬月踟蹰。在给弗吉尼亚·伍尔夫《一间自己(ji)的房间》(1929)的封面定稿前,瓦妮莎画了一整本素(su)描本的草图。而在为弗吉尼亚的一本本新作设计书衣、配(pei)插图的过程中,瓦妮莎的风格(ge)也(ye)从大胆泼辣趋向讲究装饰性。

瓦妮莎几乎是霍加斯书局的“御用设计师”

对早年(nian)间的霍加斯书局来说,瓦妮莎不仅是主要(yao)的封面设计师,更扮演着类似“艺术总(zong)监(jian)”的角色。除了给霍加斯出品的书籍做封面和插图,她还设计了出版社的商标,即(ji)著名(ming)的“狼头”标志。在瓦妮莎的传(chuan)记作者斯帕丁看来,她为霍加斯的出版物(wu)奠(dian)定了风格(ge)。

上世纪二十年(nian)代末三十年(nian)代初,霍加斯书局的事业伴随(sui)着弗吉尼亚作品的走红迎(ying)来了腾(teng)飞,与此同(tong)时,瓦妮莎的名(ming)声也(ye)达到了高峰。虽然瓦妮莎一直认为自己(ji)作为画家的成就根本不能与妹妹作为作家的成就相比(bi),但其实《到灯塔(ta)去(qu)》也(ye)好,《海(hai)浪》也(ye)罢,弗吉尼亚的许多写作灵感皆源(yuan)自瓦妮莎,她甚(shen)至说过这样的话:“我是为你而写的。”从小到大,姐妹俩始(shi)终(zhong)互相影响,互相成就。在弗吉尼亚1941年(nian)去(qu)世后,瓦妮莎继续给她身后出版的作品,如《飞蛾之死》(1942)、《作家日记》(1953)、《弗吉尼亚·伍尔夫与利顿(dun)·斯特莱切通信集》(1956)、《花岗岩与彩虹(hong)》(1958)等设计封面。

瓦妮莎·贝尔为霍加斯书局设计的部分书衣。《书会说话》内页插图。

除了1919年(nian)之后弗吉尼亚·伍尔夫的所有(you)作品,瓦妮莎也(ye)给霍加斯书局的其他书设计封面。伦纳(na)德一度(du)致力于开发(fa)“小册子”,大部分出版商都因为经济原(yuan)因不敢染指这一书籍形式,他却接连策划了“霍加斯随(sui)笔”“霍加斯当代诗人”“霍加斯书信”等好几个系列,颇成气候。这些雅致小书通常只有(you)二三十页篇幅,其中不少封面便出自瓦妮莎之手。另外,亨利·格(ge)林初版于1946年(nian)的代表作《回来》,书衣也(ye)由瓦妮莎设计。关于亨利·格(ge)林在霍加斯出版的作品,有(you)一件趣事值得(de)一提(ti)。1977年(nian),霍加斯重版了格(ge)林的第一部小说《盲》,配(pei)有(you)华(hua)丽的书衣,设计师安格(ge)丽卡·加内特正是瓦妮莎与邓肯·格(ge)兰特的女儿。时隔三十年(nian),母女俩为同(tong)一家出版社设计了同(tong)一位作家的作品封面,也(ye)算得(de)上一段(duan)文艺佳话了。

虽然瓦妮莎几乎是霍加斯书局的“御用设计师”,她偶尔也(ye)会为其他出版社创作书籍封面。英国(guo)老牌(pai)出版商查(cha)托与温都斯在1936年(nian)推出过一本《马拉美诗选》,书衣即(ji)由瓦妮莎操(cao)刀设计。这本《马拉美诗选》的译者是当时早已同(tong)她从情人重新变为终(zhong)生好友的罗(luo)杰·弗莱,评注者则是弗吉尼亚·伍尔夫赞赏有(you)加的查(cha)理·莫隆。而且,马拉美是她和弗吉尼亚都很喜欢的诗人,能为此书设计封面,她倍感愉悦。在给儿子朱利安·贝尔的信(1936年(nian)7月5日)中,她说拿到此书校样,激动非常,构思着在书衣上画一幅静物(wu)画。

二十五岁时,瓦妮莎向妹妹写信,说她欣慰的是自己(ji)永远不会有(you)名(ming)到有(you)人为她立传(chuan)。当然,后来的事实远远超出了她的估计。瓦妮莎沉默寡言,朋辈(bei)把(ba)酒(jiu)言欢之际,她习(xi)惯于默默站在一旁,做一个含笑的欣赏者,妹妹弗吉尼亚甚(shen)至说她“安静得(de)像一座墓穴”。作为画家,瓦妮莎很少谈及(ji)自己(ji)和对艺术的看法,即(ji)便别人问她,她也(ye)不怎么(me)发(fa)表意见。更糟的是,她为“回忆录俱乐部”最初十四年(nian)所写的文章今已不存。要(yao)想(xiang)直接了解瓦妮莎的思想(xiang),除了她的《书信选》,我们或许可(ke)以读读艺术史家贾切罗(luo)将(jiang)她有(you)限的回忆文章汇编而成的《笔墨速写》——瓦妮莎的文字同(tong)她的绘画一样凝练,一样真实。

本文选自《书会说话》,较原(yuan)文有(you)删节修改,已获得(de)出版社授权刊发(fa)。

原(yuan)文作者/顾真

摘编/何也(ye)

编辑/张婷

校对/柳宝庆(qing)

发(fa)布(bu)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